打包知识点
➀ 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数码设备发出的蓝光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➁ 美国眼科学会不推荐任何用于电脑使用的特殊眼镜。
➂ 蓝光可能会导致褪黑激素分泌减少,影响睡眠。
打包知识点
➀ 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数码设备发出的蓝光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➁ 美国眼科学会不推荐任何用于电脑使用的特殊眼镜。
➂ 蓝光可能会导致褪黑激素分泌减少,影响睡眠。
听众云江左岸问:现在的电视机光源都是LED,听说,蓝光对人的眼睛很有害,这是真的吗?如果真是这样,买一个防蓝光的贴膜有没有用?
先用一句话回答你的这个问题:根据我的调研,目前有初步证据表明视网膜感光细胞如果过度暴露在蓝光中,有可能会触发眼睛的黄斑变性,最终导致失明。但目前市面上卖的各类防蓝光产品,能够起到的心理作用大于实际作用,如果你要买我不反对,但也不鼓励人去买。
我们先来说一下什么是蓝光,大家知道光的颜色是由频率或者说波长决定的,一般我们把波长在 400 – 500 纳米范围内的光称为蓝光,是属于光谱中能量较大的可见光。
关于蓝光有什么危害,需不需要防护?如果你在网上搜索,信息是极为繁杂的,各种说法很不一,大多数搜索结果是建议购买,包括来自于一些眼科专家的建议,但是细细分析这些信源和专家的背景,都免不了和商业利益挂上一些关系,这使得我对这些建议是有一定怀疑的。
在我检索到的材料中,有一篇美国眼科医学会官网上 2017 年 8 月 24日发表的文章[1],我觉得是最具参考价值的。我让小编全文翻译了这篇文章,念出来供大家参考:
当你盯着屏幕看,一看就是几小时的时候,不管这个屏幕是电脑还是电视、手机或平板,你都暴露在了来自这台设备的蓝光里。但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数码设备发出的蓝光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一些人看完屏幕后会有不适感,这最有可能是数字视疲劳。美国眼科学会的发言人库拉那博士表示,我们中的大部分人看屏幕时,眨眼的次数会减少,这会引发眼睛疲劳和眼睛干涩。
蓝光确实会影响人体的昼夜节律、自然醒和睡眠周期。白天时,蓝光唤醒我们,刺激着我们。但深夜暴露在太多来自手机、平板或电脑的的蓝光里,会让你难以入眠。
这就是库拉那博士建议你睡前两到三小时限制自己使用屏幕的原因。许多设备都有夜间设置,可以使夜晚的蓝光曝光最小。
尽管人们经常把蓝光和电脑、手机联系在一起,但最大的蓝光光源其实是阳光。其他来源包括荧光灯、节能灯泡和 LED 灯。我们接触到的来自屏幕的蓝光远远少于我们接触到的来自太阳的蓝光。库拉那博士表示,来自屏幕的蓝光也不会比来自太阳的蓝光更具有破坏性。
过多暴露在太阳紫外线中会增加患上眼部疾病的风险,比如患上白内障、眼睛发育受阻、甚至是癌症。我们对蓝光知之甚少,它所带来的影响正在被进一步研究。
库拉那博士表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没有证据表明其他来源的蓝光会更有害,就不应该采取一些针对蓝光的预防性措施;采取针对蓝光的预防性措施还为时过早,可能会产生其他预料不到的后果。
有一些研究表明,儿童接触阳光不足可能会影响他们视力的发展。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接触阳光少,也会增加青少年和年轻人近视的风险。
最好的保护你的眼睛远离各种设备的蓝光产生的视疲劳的方法就是:20-20-20 法则。每 20 分钟,移动眼睛至少看 20 英尺(6 米)外的物体 20 秒。在眼睛感到干燥时,你也可以使用人工泪液来润养眼睛。库拉那博士建议,不要选用宣称能保护眼睛抵御蓝光的眼镜,因为缺乏证据表明这类眼镜是有效的。美国眼科学会不推荐任何用于电脑使用的特殊眼镜。
以上是 2017 年 8 月 24 日美国眼科协会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说这是全世界最权威的眼科健康机构之一了,它不推荐任何用于电脑使用的特殊眼镜,这个推荐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也同样适用于其他贴膜之类的防护产品。
不过你也要注意到,他文中说的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数码设备发出的蓝光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这个论断是在 2017 年作出的,但就在 2018 年 7 月,自然杂志下属的开源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公布了美国托莱多大学的一项光学化学研究成果[2] 。该项研究指出:来自太阳和数码设备的蓝光会将眼睛视网膜中的重要分子转化成细胞杀手,这个过程会导致 AMD,这是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的缩写,而 AMD 在美国是致盲的首要因素。
据研究人员的介绍:黄斑变性没有办法治愈,AMD 一般从五六十岁开始发病,疾病导致视网膜感光细胞的死亡。健康人的视网膜分子会感知这些感光细胞并触发一系列的信号传递到大脑,但过度暴露在蓝光中可能导致感光细胞中产生有毒的化学分子,从而诱发黄斑变性。
不过我也必须告诉大家,这篇论文最后的总结用的词语是讨论,也就是说,蓝光与黄斑变性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同时,到底怎样才算过度,这个也缺乏明确的定义。人每天接收到的阳光中的蓝光肯定要远多于数码产品的蓝光,那么是不是为了避免蓝光,还要每天少出门了呢?但这样又有可能导致其他副作用。总之,这篇论文,我读完后的感受是,缺乏定量的研究,它也没有给出建议该怎样对待阳光和数码产品。
在医学上,要确认一项疾病与某件事情的因果关系往往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经过大量的重复性研究才能最后确认的。所以,一般来说,只有同样结论的研究论文大量出现后,才会被权威机构写入白皮书或者健康指南类的手册中,目前,蓝光与黄斑变性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没有达到足够明确的程度。
蓝光的另外一个可能的危害是晚上接触蓝光可能导致褪黑激素分泌减少,影响睡眠,所以,哈佛大学医学院给出的建议是:睡觉前 2-3 小时就不要对着明亮的屏幕了。由于 LED 灯相比于其他光源可能会释放出更多的蓝光,哈佛的另一条建议就是使用昏暗的普通的红色光源[3]。
或许很多人听下来,还是感觉有点不知所措。确实是这样,关于蓝光的问题,确实没法给出一个斩钉截铁的明确回答,各种资料都略有出入。我跟你说说我个人的感受,我就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要看手机的人,以前是看书,但是因为看书要开床头灯,影响家人休息,所以现在就改为看手机,把屏幕亮度调到最暗。这个习惯已经维持了快 2 年了,但是我丝毫没有觉得会影响我的睡眠,我总是看着看着就困了,然后改为听,直到睡着。我的睡眠质量也一直很好,每天睡足 7 个小时左右,基本上从来不觉得缺觉。可见,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各种建议也都是因人而异的。但我相信也一定有睡前看手机会极大影响睡眠质量的人,这个还是要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把握。
希望大家听完我今天这期节目,能收获到的一个科学思维是:
对于一切带有商业目的的宣传要保持适度的怀疑和谨慎,在健康领域就更要多保持一份怀疑。
今年的诺奖颁给了癌症免疫疗法,我想,这一定又会有一大波打着免疫疗法旗号的商业产品冒出来,其中肯定有很多是不靠谱或者过度宣传的。真心希望收听我节目的听众不要盲从。
还有就是检索资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资料的发布时间。因为在健康领域,每年都会有大量新的研究论文出来,在这个领域,必须保持与时俱进,这也是为什么我有时候宁愿自己查资料,也不愿意相信某个老专家的说法,因为老专家很可能知识陈旧了。在医学领域,一定是新的认知要优于旧有的认知。
参考资料:
[1]https://www.aao.org/eye-health/tips-prevention/should-you-be-worried-about-blue-light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8-28254-8?tdsourcetag=s_pctim_aiomsg
[3]https://www.health.harvard.edu/staying-healthy/blue-light-has-a-dark-side
10月14日,汪诘、吴京平对话电视名嘴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